橫山鄉,不論在產業經濟,文化上深具悠久歷史,因而造成了多樣化的城鎮景觀,建築窺視出當年的橫山風貌。
內灣現為台灣鐵路三支線之一,遊客由竹東搭車經由橫山,九讚頭,合興、南河抵達內灣村。內灣車站廣場後的內灣派出所,興建於日據時代,至今仍保有日式平房建築的風貌,周圍數棵高齡櫻花樹,於每年的三、四月綻放。
內灣戲院為一間日式的建築物,在過去時代,提供了當地工人娛樂的場所。目前,戲院依然保有當初建築的風貌,兩層樓的建築,加上建物古老痕跡,依稀還能感受戲院多年前風光的一面。
內灣吊橋昔日為穿越油羅溪來往南坪的交通要道,擁有雙橋墩的構造,站在鋼索的吊橋上,可觀看整個油羅溪河谷景色。


在台灣六十年代時期,農村裡出現大群螢火蟲(俗稱火金姑)飛舞閃爍的景象,在現代人們來說已很少見。
其實,螢火蟲在台灣的分布廣泛,從南到北皆有,較常見的地方為地勢較低的山地或丘陵,種類可分為黑翅螢、紅胸黑翅螢、台灣山窗螢、大端黑螢、黃緣螢、赤腹櫛角螢等。在橫山地區,於四月中旬至五月底止,為黑翅螢數量最多之時;六月至七月為山窗螢。
近年在人們過度開發山林後,螢火蟲的棲息地遭受破壞,減少了生存的空間,但是在野外森林中,仍可見其發光飛舞畫面。
目前,在橫山鄉有以下幾處著名的螢火蟲生態區
- 內灣村東窩溪沿內灣派出所後的道路往上走,在到東窩溪的路程中,每年四、五月期間,將會聚集上萬隻螢火蟲,近年兩河文化協會均在此期間舉辦螢火蟲生態活動,提供給大眾生態保育的常識。
- 騎龍古道與可多摩農莊間沿騎龍古道經廢棄新豐二號橋、一號橋後往豐鄉國小的路上的山谷森林中,同樣的在每年四、五月中,會有螢火蟲聚集,不同於內灣東窩溪的環境,這裡的夜晚格外寧靜,不僅可見發光的黑翅螢,也可聽陣陣的昆蟲聲。
如需賞螢,可與當地經濟部中國生產力中心駐內灣代表彭瑞雲小姐聯絡預約導覽
- 夏天經常有蛇出沒﹐請不要進入草叢中以防被蛇咬
- 嚴格禁止有捕捉的行為
- 因為馬路的一邊是東窩溪谷﹐在夜間觀察時不要太靠邊行走﹐以免掉落
- 為了不破壞夜晚的寧靜及影響他人﹐請不要大聲喧鬧
- 攜帶手電筒請務必加上有色玻璃紙,以免對螢火蟲產生光害
- 請攜帶禦寒衣物
內灣吊橋昔日為穿越油羅溪來往南坪的交通要道,擁有雙橋墩的構造,站在鋼索的吊橋上,可觀看整個油羅溪河谷景色。
同時,吊橋下的溪谷則是適合戲水、烤肉、散步的好場所。

本網頁各資料、照片及鏈結標題及鏈結內容歸原權利人所有